年轻球员名不副实,三十老将硬上阵,郭士强真敢选人
哎呀,这次看完那比赛真是气得我差点没爆炸。一前一后,老将们拼死拼活,年轻球员们倒是个个躲得远远的,好像天塌下来他们还能跑得比老爷子快点似的。郭士强那个眼神,要是能用得着还要看名单,估计眼都要瞪出个缝来。你说年轻球员,哪个还够年轻?王俊杰都二十了,真算年轻吗?我昨天看到他站在场上,像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孩,别人都是“老司机”了,他还在找半个车位。
30岁的雷蒙倒是蹦跶得挺欢的。别说,联赛总决赛他那表现还挺亮眼,投个准的三分让人心里暗暗点赞。于是,他拿到国家队门票,也怪不得了。可是你说那些后卫,除了雷蒙还能指望谁?徐杰不说了,勤快点倒还行,但身体条件真的抗不住那么多火拼。高诗岩也怪,打个球还能出点失误,犯个规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被对手轻轻一过,犯规了,脸都煞白了,低头像认错的小学生。
我就纳闷了,郭士强到底怎么选人的?孙铭徽、赵继伟都被放到了一边。说实话,孙铭徽打球我真觉得比高诗岩强多了,那硬度那爆发力,那是摆在那的。赵继伟也不差,人家就是没啥花哨,稳稳当当的。你硬要用雷蒙去硬拼那些擅长点火的对手,未免太偏心了吧?就算是打预备队,他能抗到能挤进去,也是有点儿不服气。
我给你画个比方,雷蒙防守还算可以,没到那种会被拆穿的地步,但是你看高诗岩,一场球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误。身体不给力,再快一步就被倒手,然后犯规。打得磕磕绊绊的,像个打了鸡血还得找奶味的局外人。这还不算,他的进攻?连连失误常态。最让人生气的是,他那“预备队”角色明显,没什么大局观,像个活生生的功能性替补,要不是郭的“宝贝儿子”,我真不知道还会不会带着他。
你说这样的阵容,怎么能看得过去?雷蒙偶尔冷血三分,防守也凑合,倒还能指望他做个挡拆、捡个空当。但是像高诗岩,最多顶个“能耗钱的机器”。别的队员都在拼命制造机会,他就挨个搞个失误。在场上就像个倒霉的配角,场上动作总是慢半拍,犯规也成了习惯。
再看看年轻的其他人,比如杨溢,能跑能跳,挺象模象样。而高诗岩30岁了,还在那儿“造作”,练年轻人,倒像是用体力在拼命挣扎。那我就想问了,既然郭士强喜欢用他,难不成就为了“团结奖”还是“留个面子”?球场上有面子能吃饭吗?到还是得看真实的能力。
这次比赛我真觉得,郭的那个“青春号角”吹得响。其实他心里的“年轻”就是他自己那套眼光。年轻的定义在他这里,就是看得顺眼、用得了的人。可是你要真想赢球,得想想那些能抗压的、能带动全场的,不是只会站在边线摆pose的影子。
说不定他还觉得,年轻就是拼身体、拼耐力。可真拼到关键时候,来个单打失误,防守漏洞百出,这样的“青春力量”能撑多久?我就想知道,下次还能用谁“站台”?粉丝们是不是也快看得麻木了?这种操作,真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