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巧设迷阵,开辟“新战场”未告知特朗普,成功迷惑全球
这次,以色列可真是闹腾得挺厉害的呀!前不久,15架以色列战机突兀地呼啸着掠过中东上空,然后就朝着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北部一口气发射了10枚导弹。
以色列军队出动了15架战机,同时发射了10枚导弹。
特朗普静了大约十分钟之后,马上做出了反应。
报道说,以色列军队这次的打击,主要瞄准了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哈利勒·哈亚的办公室。当时,他正和同事们开会,商量美国提出来的加沙停火方案。
这次历时几个月筹备的“斩首行动”,只用了几秒钟就结束了。不过,结果挺尴尬的:虽然炸死了五个哈马斯成员,其中还包括哈亚的儿子和办公室主任,但主要目标哈利勒·哈亚居然安然无恙地跑掉了。
这次以色列的行动方式倒是让人捉摸不透。据以军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在行动前只不过提前一刻才通知了美国,白宫这会儿真是挺尴尬的。特朗普在袭击发生十分钟后才匆忙打电话给卡塔尔埃米尔,赶紧打圆场,说这是内塔尼亚胡的“单方面决定”,也就是说,事情完全是自己帮腔的独立行为。
特朗普在发声时特别强调,这完全是以色列自己拿主意的“单方面决定”。
这次突然的袭击,一下子打断了正在进行的停火谈判,也像是在中东这个火药桶里又扔进了一根火柴。以色列明显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哈马斯:不管谈不谈得拢,到了该动手的时候绝不会手软。
眼前,几重危机像连环剧一样逐步展开,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这次精准打击带来的冲击波,正在中东地区掀起三重巨浪:
这次事件无疑首先影响到了加沙的停火谈判。大家都能看出来,以色列明显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了立场:要么全盘接受我们的条件,要么就别继续谈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区域的安全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就在空袭的那天晚上,也门胡塞武装就向以色列发射了导弹,这种“以牙还牙”的套路在中东变得越来越常见。以色列竟然首次对非敌对国家动用了军事行动,开创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先例。
胡塞武装又来动作了,这次是对以色列展开了报复行动。
关键是以色列自己在拆长城。从土耳其到埃及,从阿联酋到约旦,几乎整个阿拉伯国家都在批评这事儿。
这次袭击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巴以冲突正逐渐演变成一个区域性危机。导弹打到被称为“中东最安全国家”的卡塔尔,整个地区的安全神话就此崩塌了。只要加沙的战火还在燃烧,没有哪个中东国家能真正做到安然无恙。
这次美国可不能再继续置若罔闻、充当旁观者了。
这次震惊世界的袭击,一时间在全球掀起了巨大的外交风暴。从联合国到一些地区强国,大家都反应非常激烈,谴责声的一致,实在是少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不讳地指出,以色列的举动明显是对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突破,这番话可谓分量十足,几乎就是在给这次行动贴上了“违反国际法”的标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提出,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直言不讳地指出其行动严重违反国际法。
伊朗一贯保持强硬立场,把这事称作“国家恐怖主义”;沙特虽然语气没那么激烈,但也明确表达反对任何会扰乱地区稳定的行动;就连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阿联酋和巴林,也都出来谴责了。这么罕见的众声一致,说明一个是:这次以色列确实有点过火了。
最耐人寻味的是各方的潜台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谴责时特意提到“我们与卡塔尔站在一起”,明显是在巩固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而埃及则特别指出这次袭击“破坏了调解努力”,强调自己作为调停者的重要角色。每个国家都借着谴责以色列的机会,争取更多的外交筹码。
这次外交风暴最直白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的孤立态势更加明显。阿拉伯国家、联合国甚至美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不满,导致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处境变得挺尴尬。更关键的是,这件事可能会对中东各国以后与以色列打交道的态度产生影响,大家都不愿意自己的土地变成下一个“反恐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