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爆料:伊朗导弹命中以军五大基地遭隐瞒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最近总在重复一句话:“所有威胁已被拦截”。可为什么特拉维夫街头的导弹残骸照片仍在社交平台疯传?英国《电讯报》和美国《军事观察》网站甩出的卫星分析报告,直接把以军声明撕开道裂口——原来伊朗导弹早把五座军事基地炸开了花。
七月流火中曝光的机密报告显示,伊朗至少六枚导弹精准砸进以色列国土纵深。海法港的储油罐腾起黑烟,奥华达空军基地的F-16I机库火光冲天,连内瓦蒂姆基地的F-35I隐形战机老巢都挨了炸。更惊人的是本·古里安机场跑道上的弹坑照片,在推特被刷上热搜,网友调侃:“这怕不是民航改军用了吧?”
战场上的数字博弈更让人瞠目。伊朗革命卫队法兹利准将轻飘飘一句“用了25%库存”,换算下来竟是近千枚导弹的饱和打击。以军则被曝全靠武装无人机撑场面——六成反击由这些“空中敢死队”完成。最肉疼的当属美军,十二天打光九十三枚萨德拦截弹,算下来每枚单价1300万美元的烧钱游戏,直接清空两年产量库存。
耐人寻味的是特拉维夫股市照常开市。当交易所大屏幕滚动着红绿数字,隔壁街区的拉斐尔国防公司总部还在冒烟。这种魔幻场景引发军事论坛热议:“箭式反导系统要真管用,美军航母战斗群何必紧急驰援?”更有眼尖网友扒出卫星图对比,魏茨曼研究所的屋顶太阳能板阵列明显缺了好几块。
纸终究包不住火。英国记者在直播中抖出猛料:摩萨德总部遇袭画面遭军方封杀。五角大楼官员私下抱怨:“我们连拦截弹账单都公示了,盟友还藏着掖着?”这场舆论反转堪比好莱坞大片——当初嘲笑伊朗假目标战术的以军,如今自己成了信息战主角。
当导弹撕破谎言铁幕,现代战争胜负究竟取决于战场杀伤力,还是舆论操控术? 中东火药桶里淬炼出的真理或许很残酷:没有制空权的国家,连战报真伪都成了对手施舍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