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法不一!中国万亿水电工程引关注,印度指责是水炸弹
雅鲁藏布江的果果塘大拐弯处。
中国工程师在这道180度马蹄形弯道两侧的山体里,挖通了40公里长的隧道。
这个近乎笔直的通道替代了原本212公里长的曲折河道。
水流将从隧道中呼啸穿过。
2000米的天然落差集中爆发。
巨大能量推动沿线五个梯级电站的涡轮。
它们的总装机容量达到惊人的6000万千瓦。
这个数字是三峡水电站的2.5倍以上。
年发电量超过3000亿度。
这项投资1.2万亿人民币的超级工程已经在2025年7月19日正式开工。
当工程画面从西藏林芝传向全球时。
外媒的表情管理集体失效。
法新社的报道盯着水电站规模不放。
反复强调它将超越三峡成为世界第一。
法广电台则照例抛出生态忧虑论。
声称工程将对青藏高原造成不可逆破坏。
彭博社的报道明显带着火气。
他们引用所谓专家的说法攻击中国。
认为水电站会破坏雅鲁藏布峡谷的生物多样性。
最抓狂的是印度媒体。
《印度时报》把工程形容为定时炸弹。
《今日印度》宣称中国要人为制造洪水。
《印度经济时报》甚至预测旱季蓄水雨季放水的操作。
印度媒体集体渲染恐慌情绪。
指责中国利用水坝作为武器。
墨脱水电站的技术原理其实很清楚。
公开报道显示主要采取截弯取直方式。
入口建有小型拦水坝。
主要功能是把江水引入隧道。
五座梯级电站全部建在隧道内部。
根本不存在大型蓄水水库。
这种结构天然排除了囤水功能。
隧洞引水只是利用自然落差的势能。
就像在陡峭山坡铺了根超长水管。
中间装了五台发电机。
全年水流速度和压力恒定。
怎么可能在旱季蓄水?
又凭什么在雨季泄洪?
况且雅鲁藏布江的水量分布非常透明。
中国境内的年径流量是1654亿立方米。
而河流入海口的总水量达到6400亿立方米。
中国用水量仅占全流域的0.3%。
印度政客面对这些基本事实视而不见。
他们的担忧背后藏着心虚。
因为就在三个月前。
印度刚干过用水坝打击邻国的事情。
2025年4月22日。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
造成26人死亡。
印度未经调查直接甩锅巴基斯坦。
第二天新德里就采取报复行动。
政府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
上游四座水闸突然关闭。
巴基斯坦约80%来水被切断。
四天后印度又上演更恶劣操作。
事先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
上游水闸被全部打开。
每秒4500立方米的洪流冲向巴基斯坦。
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洪水泛滥。
大量农田被毁。
5月6日印度宣布废除河流共享协议。
官方公然叫嚣不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这些操作被多国卫星清晰记录。
国际社会哗然。
用水坝作为武器的手段。
全世界仅印度真实上演过。
他们以己度人怀疑中国。
本质上是自己劣迹的投射。
印度对中国水电的反对由来已久。
早在2024年12月墨脱项目获批时。
新德里立即在联合国提出抗议。
2025年1月3日印度外交部再发声明。
指责中国影响布拉玛特拉河生态。
当时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正在访印。
他公开支持印度的反对意见。
情况到2025年5月突然改变。
当时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空战。
印方六架战机被击落。
巴方零损失。
战场结果令印度骑虎难下。
原本高调宣扬的复仇行动草草收场。
国际社会像看了一出滑稽剧。
印度的统战价值迅速归零。
最直观的表现是这次水电站开工。
曾经放话反对的美国政客集体沉默。
连最爱发推文的特朗普都没吭声。
7月19日的开工仪式现场。
国务院总理亲自宣布项目启动。
同一天中国雅江集团正式成立。
项目主体框架搭建完成。
工程建设进度表同时公布。
2030年部分机组开始发电。
2035年全面投产。
规划时间跨度为15至20年。
青藏高原南麓的墨脱县工地。
施工车辆已经开始进出。
岩石深处的隧道钻探昼夜不停。
山体内部的巨大空间正在被凿出。
未来这里要安装全球最强的水轮机组。
建成规模空前的五座地下水电站。
这个地理条件确实得天独厚。
212公里河道落差2000多米。
平均每公里下降10米。
而长江从四川到出海口3000公里。
总落差只有188米。
墨脱水电站还创造了世界水电新路径。
长江上的水电站都是筑高坝蓄大水。
白鹤滩大坝高289米。
溪洛渡大坝高285米。
墨脱采用的却是隧洞引水模式。
这是中国工程师对高山峡谷的新答案。
直接在山腹内建造发电厂。
既不改变地表河道。
又不形成大型水库。
水流沿着山体自然奔涌。
完成势能向电能的转化。
在墨脱项目之前。
全球水电榜前32位中国已占14席。
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退居第三。
这次墨脱的装机容量直接突破6000万千瓦。
超过现存世界第一到第四名的总和。
水电工程规模已经触达物理天花板。
这个纪录至少在21世纪无人能打破。
印度媒体的噪声还停在外交层面。
其实当地居民更关心实际问题。
雅鲁藏布江的水文信息共享制度由来已久。
2002年中印签署雨季水文共享协议。
印度每年支付820万卢比。
约合80万人民币。
换取洪涝预警信息。
2006年双方建立专家级机制。
专门处理跨国河流事务。
中方在每年汛期。
都会提供布拉玛特拉河水文资料。
这项合作已经持续十九年。
墨脱项目开工前。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新水电站不会影响下游。
国际河流的基本法则早已阐明。
开发不能损害他国正当权益。
巴基斯坦农民焦灼地望着干旱的土地。
上游突然关闭的水闸让田地龟裂。
随后而来的洪水又冲垮了灌溉渠。
他们至今还在修复被毁的农田。
印度北方邦官员的担忧被放大传播。
这些舆论风暴的中心。
距离墨脱工地直线约500公里。
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脉的皑皑雪峰。
雪山融水不断汇入雅鲁藏布江。
在果果塘大拐弯蓄满能量。
然后沿着更高效的路线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