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青年创业热土如何炼就5300亿GDP奇迹?
最近在深圳宝安,一场别特生面的青年企业家座谈会引发了不少关注。这场会由宝安团区委组织,地点在大湾区青年发展中心,来的都是各领域年轻的企业负责人。其中一位叫苗少光的创业者说:“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他的公司专注“车载智能称重”技术,手握四十多项专利,还曾入选“全球50家最具发展潜力初创公司”。
这场座谈会不只是聊聊天那么简单,它背后是宝安区一套完整的青年创业支持体系。作为深圳制造业的“压舱石”,宝安2024年GDP超过5300亿元,连续四年名列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如何帮助年轻人成长、发展,成了当地团组织的工作重点。
他们搞了个“千名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组建青创导师团,针对企业出海、学历提升这些实际需求,提供一对一指导,办银企对接会,还组织行业交流。像最近在西乡街道举办的“企业出海”专题交流会,请来阿里巴巴的认证讲师分享数字营销策略,现场反响就很热烈。
除了出主意,还得有实在的支持。宝安整合资源,提供了超过两万平方米的公益青创空间和666个梦想卡座,给搞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这些前沿领域的团队免租三到十二个月。同时还推动设立青创基金,打造共享工厂,连高端仪器设备都向青年创客优惠开放。
不只是高科技团队,小微创业者也没被忘记。“青年小店”公益扶持计划通过提供融资渠道、技能培训,甚至短视频打卡探店大赛,已经孵化了160家小店。有位开茶社的曾文科就说,在经营困难时得到团组织的帮助,听完分享后豁然开朗,后来对店面全面升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年轻创业者要关心,企业里的年轻员工也要照顾。宝安深化青年安居工程,推动落实9426套优惠房源,还为大湾区青年提供“15天免费住+就业服务+城市融入”的驿站服务。一位从广西来深圳做跨境电商的应届毕业生海锦,通过“来深第一栈”活动,现在每月租金只要九百多,骑车五分钟就能到单位。
此外,团区委还联合腾讯、鹏城实验室这些大企业和科研院校,办青年联谊、城市融入活动六十多场,又在商圈、园区开了7个青年夜校,开设“AI工具应用”、“无人机操作”这些实用课程,今年已经上了850节课,服务青年近2.6万人次。
有意思的是,这种支持不是单方面的。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后,很多青年企业家也开始回馈社会,参与乡村振兴、助学帮扶等公益行动百余场,联合130多家企业减免租金超过3亿元,捐赠价值4000万元的爱心物资,还提供了3000多个实习岗位。
这种良性互动,让宝安成了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奋斗的地方。说到底,一个地方的发展,终究要靠年轻人;而年轻人的梦想,也需要一片能生根发芽的土壤。
这里有一份我们准备的“素材摘要”版本,结构清晰、信息浓缩,便于您后续使用:
时间: 近日(具体日期未明确提及)
地点: 深圳市宝安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中心
人物: 宝安团区委、青年企业家代表(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领航者苗少光)、青创导师(如阿里巴巴认证讲师梁梓乾)、青年创业者(如茶社主理人曾文科)、应届毕业生(如海锦)等。
事件: 宝安团区委组织召开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并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围绕“机制-生态-赋能”三大维度构建的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及其成效。
事件梗概: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团区委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一场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与会者包括来自各领域的青年企业家代表,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汉德网络的创始人苗少光,其公司凭借在“车载智能称重”领域的创新脱颖而出。
座谈会揭示了宝安区作为制造业重镇,其团组织为助力青年发展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所构建的一套系统性支持方案。该体系核心在于“机制-生态-赋能”三轮驱动。
在机制层面,团区委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并推出“千名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该计划通过组建青创导师团,提供一对一指导、银企对接会、行业专题交流会(如“企业出海”主题会)等方式进行靶向赋能。同时,积极构建“湾区青商走廊”等开放平台,整合多方商协会资源以促成企业合作,并利用自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帮企业拓展市场。
在生态层面,着力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土壤。具体措施包括整合提供超2万平方米公益青创空间与数百个梦想卡座,为前沿领域青创团队提供免租期与配套服务;推动设立青创基金、共享工厂,开放高端仪器设备以降低创业成本。此外,服务延伸至小微创业者,通过“青年小店”公益扶持计划为其提供融资、培训及推广支持,已成功孵化160家特色小店。
在赋能层面,聚焦解决青年员工及求职者的现实难题。持续深化青年安居工程,提供数千套优惠房源,并通过青年驿站为来深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与就业服务;创新推出免押金租房服务。针对青年婚恋交友、技能提升、城市融入等需求,联合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校举办联谊、夜校(开设AI、无人机等热门课程)等活动数十场,显著提升青年归属感与职业技能。
这套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激发了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并形成了“服务-回馈”的良性循环,引导受助青年及企业积极投身公益,反哺社会,实现了区域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双向促进。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