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了解汉景帝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公元前157年,刘恒离世,兢兢业业23年,给儿子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此时的西汉员工高达2000万,太仓存粮多到发霉,犯罪率低的惊人。
上下一心搞发展,但国富民强的背后危机也不少。子公司权利膨胀,匈奴频繁骚扰,31岁的继承人,一上场诛杀造反分子,优化核心业务,让流水暴涨200%。这位跟正苗湖的富三代究竟干了什么呢?
刘启公元前188年出生在代国。汉武故事记载,前180年,刘恒被叫回总部上任,半路4个儿子夭亡,只剩下刘启一个嫡子。一年后,刘启被立为法定继承人。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学习儒家经典,参与公司角色。
可以说刘启22年预备期,完全是按继承人模版培养的,但性格和父亲截然相反,相当果决狠厉。
14岁和吴王太子下棋,对方骄纵傲慢,对他不敬。史记吴王列传记载,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事后,他爹为了安抚吴王,赐了根拐杖,允许其带到总部开会。
但杀子之仇可没这么容易了结。公元前157年,刘恒去世,刘启正式上任。此时,吴国子公司靠卖私盐和铸钱币两大暴利产业富得流油。楚国有样学样,也扩充安保私吞利润。
为了解决心腹大患,公元前155年,刘启采纳战略顾问晁错的方案,颁布子公司整改计划。他们先朝小公司下手,以违规运营为由强行收回赵国的常山郡,以违规卖爵舞弊为由划走胶西6个县。
第二年正月,继续激进改革,强行收走吴国的会稽郡、豫章郡这两个业务基地,一个产海盐,一个有铜矿。
眼看摇钱树没了,新仇旧恨叠加,吴王刘濞选择造反,联合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6个子公司,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对抗总部。叛军团队高达20万,一度攻占梁国,直逼关中。
危急时刻,临时顾问袁昂对老板说,无数谋反,皆由晁错削藩引起,杀晁错还其地,则兵可罢。
于是为了安抚叛军,刘启做了一个最失败的决定,将晁错腰斩,全家灭门。结果叛军一步也没退。他赶紧调整策略,让周亚夫带30万精锐反击,仅用三个月击垮吴国主力。最后刘濞被杀,其他6人被一一清算。
刘启立马颁布新的管理制度,限制诸侯权力,让这些人光拿工资不许干活,开支按时报备。分公司禁止发行货币,中高层由总部直接认命。
此时大汉虽然依旧是郡国并行制,但经过刘启雷厉风行一顿整改,诸侯国体量和总部直属管辖的郡县差距缩小。大老板手握大权,从此专心搞发展。
他首先改革农业。西汉在他父亲手上全免田租长达10年,确实刺激了主营业务发展,但总部营收只能靠人头税和工商税。
公元前156年,刘启宣布恢复农税,实行30税一,也就是员工营收的3.3%。除此之外呢,他设立两种库,建立长平仓体系。公元前154年的关东大旱,就是调的蜀郡存粮。
针对豪强地主违规圈地的问题,刘启直接没收非法资产,分给破产员工。公元前142年,发布资算令,对资产超过300万钱的豪强经销商征收超额利润税。这样既增加总部营收,还缓解了基层矛盾。
公元前153年,黄河酸枣段绝口,刘启立即派工程队抢修。后来开凿渭区,连接渭水与黄河,让水源供应链覆盖上万亩农田生产线,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其次,他改革刑法,废除立即执行死刑,颁布案件复核制度。
第三是改革军事。他扩充总部安保,收回分部兵权,开设五库,统一兵器样式,推广弩机装备,加强军事训练,定期举行联合军演。
第四是改革货币,总部统一发行4株钱钱币,增加轮边工艺,防止伪造。
第五,是改革商业,在部分地区实行官营严谨集市商铺交2%的经营税。
至于外交上,刘启深知休养生息最怕的就是战火,一上位就跟匈奴续签和亲协议。西汉定期赠送物资、大礼包,双方保证互不侵犯。
公元前145年,匈奴老单于离世,新单于多次骚扰云中郡市场。刘启再次送礼和谈,巩固关系。
都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他和谈的同时扩建防御工事,规定边境储备三个月以上的防御物资,七国之外一起立即派总部精锐驻守燕门郡和陇西郡,防止匈奴趁机抢仓。
所以光论经营,这位老板善待员工、修工事、稳外交,像极了父亲,让西汉集团在他手上继续蓬勃发展。但要说果决狠辣,他更像爷爷刘邦。公元前153年,他把长子刘荣立为继承人,丽姬母平子贵,地位上升。
汉武故事记载,长公主刘瓢想将女儿嫁给刘荣,被拒绝,于是心怀怨恨,多次跟弟弟刘启说丽姬用巫术害人。一次刘启病重,问丽姬,我死后你能善待其他儿子吗?被丽姬拒绝。
刘启担心出现第二个吕后。公元前150年,废了刘荣,把人下放到临江当经理,让刘彻成为新的法定继承人。
后来刘荣扩建豪宅,不小心占了刘氏宗庙的空地,被带回总部审问。刘荣想写信给父亲请罪被拒绝,绝望之下选择自杀。事后葬礼草草了事,没进皇陵。一些私人传记认为这是刘启为刘彻扫清障碍,后来周亚夫的死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公元前143年,刘启请高管吃饭,故意不给周亚夫发筷子。周亚夫发怒,刘启嘲讽,此不足君所呼。不久,周亚夫买了500副甲胄。刘琦知道后,将人关进监狱,要扣上造反的帽子,最终周亚夫呕血而死。
公元前141年正月,刘启世世辉煌的文景之治落幕。有人说他文不如老子,武不如儿子,腰斩文臣,杀武将,刻薄寡恩。
但也是他用16年管理,搞改革,稳定内部秩序,优化经营效率,让粮食储备翻了三倍,把西汉打造成高度集权、资金雄厚的商业帝国,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可能不是完美的领导者,但绝对是成功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