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国家对残疾人有哪些政策扶持和经济帮扶

发布日期:2025-07-14 15:30    点击次数:52

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目前,国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政策扶持体系,在经济帮扶、教育就业、康复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一、社会保障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各地普遍实施"应保尽保"政策。许多地区还对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不受家庭收入限制。例如北京市规定,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单独申请低保。

两项补贴制度

全国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生活补贴标准一般为每人每月50-300元不等,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

社会保险优惠

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部分地区对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也给予补贴。医疗保险方面,重度残疾人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

二、就业创业扶持

按比例就业政策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税收优惠政策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残疾人个人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按每户每年12000元限额减免税费。

创业扶持措施

各地设立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通常5000-20000元)、场地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支持。中国残联实施"助残扶贫工程",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创业资金。

三、教育支持政策

特殊教育保障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残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生活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高等教育帮扶

高考为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如延长考试时间、提供大字试卷等。许多高校设立专项助学金,部分院校对残疾考生实行单考单招或降分录取。

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对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免费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服务。

四、康复与无障碍服务

康复服务补贴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0-6岁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救助。

辅助器具适配

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对贫困残疾人购买轮椅、假肢、助听器等辅助器具给予资金补助,部分地区补助比例可达100%。

无障碍环境建设

新建、改建公共设施必须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包括安装扶手、改造坡道等,每户补贴标准一般为3000-10000元。

五、其他专项帮扶

交通出行优惠

盲人、重度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铁路、民航等部门为残疾人提供优先购票、专用通道等服务。

文化体育权益

公共文化设施对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各地建设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定期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展演和体育赛事。

法律援助服务

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各地设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六、政策落实机制

残疾人证管理制度

实行残疾人证全国统一发放,持证残疾人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部分地区推行电子残疾人证,方便残疾人享受服务。

动态监测机制

建立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精准掌握残疾人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监督评估体系

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正从保障基本生活向促进全面发展转变。随着《"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实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将更加优化。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帮扶措施,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上一篇:2025年起,医保迎来新调整?个人医保或将取消,卡内余额该咋办?
下一篇:深圳十大区域全方位解析:哪个区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