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结束24小时内,美国遭挫,英伟达中企收买计划惨败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7月专程来到中国,带来了美国批准对华出售H20芯片的消息,当时有部分中企下单,但是至今为止,英伟达都还没有发货。 阿里巴巴、腾讯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都对此表达了不满,要求英伟达尽快处理订单。 这已经不是英伟达第一次让中国客户等待,自2022年美国收紧芯片出口管制以来,这家美国芯片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越来越令人失望。
中国科技企业最近对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生产的最新AI芯片RTX6000D集体说“不”。 据路透社9月16日独家消息,这款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芯片遭遇需求低迷,主要大客户纷纷拒绝下单。 样品测试显示,RTX6000D性能落后于RTX5090,这是一款被美国政府禁止在中国使用的芯片。
性能不足而价格高昂,成为中国企业拒绝购买的关键原因。RTX6000D芯片主要针对AI推理任务,但在关键算力指标上比RTX5090低了30%,价格却高出15%。 这种“减配加价”的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英伟达自2022年以来陆续推出的H20、B30A等多款“特供版”芯片都存在类似问题。
H20芯片采用老旧的Hopper架构,性能只有原版A100的六成,售价却高达1.2万美元。 互联网巨头们的技术团队在测试后发现,RTX6000D的能效比甚至不如国产的寒武纪MLU370芯片。 以电商平台的推荐算法为例,用RTX6000D跑一天的电费,换成国产芯片能多算20%的用户行为数据。
英伟达的产能问题让中国客户感到失望。 尽管7月份黄仁勋亲自来华宣布H20芯片获得出口许可,还当场签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可三个月过去了,首批货物迟迟未能交付。 供应链消息显示,台湾地区的代工厂里积压着70万颗H20成品芯片,原因是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必须“先交钱再发货”——每卖出一颗芯片,就得向美国财政部上缴15%的收入分成。
安全考量成为中国企业集体拒绝购买英伟达芯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官方日前约谈英伟达,要求对方解释H20芯片是否存在后门安全风险,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国近年来密集出台的《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对企业采购提出了更严格的合规要求。
9月15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一旦坐实,可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的罚款,金额可能高达50亿美元。 这不是英伟达第一次面临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去年12月9日,中方监管部门就曾因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
英伟达在华销售额占其全球13%的份额,而在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下,英伟达已经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其H20芯片在华销售额的15%。 英伟达芯片在华销售受阻,直接影响了美国政府的相关收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媒体抱怨,称中国宣布反垄断调查的时机“太糟糕”。
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谈判刚刚结束,双方本轮围绕谈判的交锋也暂时告一段落。 在谈判开始前,美国宣布将中国23家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当时中国商务部就提出过质疑:“在中美即将开始谈判之际,美国此举意欲何为? ”中国在谈判期间启动反垄断调查,可以被视为相应的对等回应措施。
中国企业正在加速转向国产芯片替代方案。 阿里云已经拆除了300多枚英伟达的H20芯片;百度迅速切换成国产替代,将30%的算力芯片转向华为的昇腾芯片;字节跳动直接暂停与英伟达H20芯片那高达10亿美元的订单。 华为昇腾芯片算力与H20相当,目前产能几乎被问界包圆了。
国产芯片不仅在替代进口产品,还在性能上展现出竞争力。 华为昇腾910B不仅通过了国家级安全认证,单位算力成本只有H100的43%,在工业质检等场景的推理速度比英伟达芯片快30倍。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暴增4347%,海光信息的股价在过去一年翻了两番。
国产芯片的技术突破正在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昆仑芯通过兼容CUDA系统,让企业迁移代码的成本降低了90%,而华为昇腾910B在中文识别准确率上甚至超过了英伟达A100。 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采购清单显示,华为鲲鹏、海光等国产芯片的中标比例同比提升了27个百分点。
中国AI芯片份额目前已经超过40%,预计在2025年内能达到50%左右。 在2027年,中国计划在汽车芯片方面将实现100%的国产化。 蔚来汽车在新款的ES6和EC6系列车型中,将原来英伟达的Orin芯片替换成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小鹏汽车也开始采用自研的Turing芯片。
咨询公司Plenum的合伙人薄正元表示:“这是一个警告,如果美国的出口管制模式仍继续像过去几年一样运作,就将产生后果,中国会不惜对美国公司出手。 ”他补充称,就在中方发布对英伟达的初步裁定前,特朗普政府当地时间9月12日又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纽约时报》援引为在华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莱斯特·罗斯的观点称:“这是中方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利用其掌握的监管政策工具箱和外交谈判,增加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渠道,并超越外国竞争对手,最终减少依赖。 ”
中方监管机构负责人近期谈到“搭建公平竞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全球公平竞争治理”,表明中国有意愿参与全球反垄断规范制定,将加强对外资在先进科技行业的收购审查。 中方已发出信号,表示其有对外国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的意愿,此举在曾经是罕见的。
英伟达发言人声明称:“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 但对于RTX6000D需求疲软的情况,英伟达没有给出具体解释。 该公司也拒绝评论其与美国政府就支付其15%中国业务收入分成一事的立场[citation:4。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国市场为英伟达带来了170亿美元收入,占其总销售额的13%。 这个数字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中国企业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正在下降。 中国一线云计算公司从2023年11月份就开始测试英伟达的芯片样品,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家公司已暗示英伟达,今年订购的英伟达芯片数量将远少于原计划购买目前已被限制的前代芯片。
短期来看,英伟达降级版芯片与中国本土替代芯片在性能上的差距不断缩小,增强了中国自产芯片的吸引力。据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将一部分高性能AI芯片的订单转给本土企业,并更多地依赖内部自研芯片。 中国另外两大芯片买家字节跳动和百度也是如此。
从长远来看,鉴于美国监管部门已经表示要定期评估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并可能进一步收紧对出口芯片性能方面的限制,中国买家不确定英伟达能否持续供货。 科技公司正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未来越来越难获得英伟达产品的局面,并避免为了适应新芯片而承担持续调整技术的高昂代价。
对于英伟达来说,既要满足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又要供应中国客户所需要的芯片,这个任务变得越来越难以完成。 中国是英伟达最大市场之一,过去占到英伟达营收的约五分之一。
中国企业集体拒绝购买英伟达芯片的举动,反映了中国科技行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新姿态。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选择上,还体现在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安全的重新思考上。 美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结果,更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