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加沙问题会议凸显美国在中东冲突中日益孤立
联合国:法国牵头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后次日,安理会再曝分歧——美与世界多数国家在加沙停火及中东冲突解决问题上立场对立
联合国电 —— 在法国牵头其他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地位的次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结束加沙地带战争、解决中东冲突的议题,再次凸显拥有否决权的美国与世界多数国家之间的深刻分歧。
在这场聚焦加沙危机的特别会议上,各国代表接连对两起事件表达强烈震惊:一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的袭击,二是以色列目前在加沙地带持续开展的军事行动。据悉,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导致数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大片区域被毁,约90%的人口流离失所,其中多人面临饥饿困境。多数国家在会议上呼吁立即停火,并要求大量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巴基斯坦外长穆罕默德·伊沙克·达尔表示:“加沙已成为人类的坟墓,也成为全球良知的坟墓。光说不做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然而,作为国际组织的联合国预计无法推动此类行动——此前,美国多次为以色列“保驾护航”,阻挠各方对停火的呼吁。上周,安理会就一项要求“立即停火并释放所有人质”的决议进行投票时,美国投下反对票,与其他14个成员国的立场相悖。
美国方面称,该决议对哈马斯的谴责力度“不够充分”。此外,美国还反对近期各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地位的一系列举措。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完全有能力阻止巴勒斯坦以完整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的任何努力。
背景情况
此次安理会会议再次反映出,随着国际社会对“追究责任”及“终止以色列加沙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色列及其最亲密盟友美国正面临日益加深的孤立处境。
自本周一各国领导人陆续抵达纽约以来,加沙局势及巴勒斯坦国地位问题已远超其他外交议题的重要性——本周的一系列会议以“两国方案”会议拉开序幕。包括美国多数盟友在内的一个又一个国家,利用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的发言机会,以及在联合国总部园区内举行的双边会谈,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加沙平民伤亡人数的持续攀升,以及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对巴勒斯坦儿童造成的严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恰逢犹太新年,以色列未派代表出席此次安理会会议。而美国虽在纽约派驻了高层代表团,却仅派遣驻联合国大使参会,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并未到场。
事实上,早在各国元首及政府首脑抵达曼哈顿之前,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安理会已就加沙战争召开过80次会议。在这些会议中,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官员,都曾否决或拒绝“要求立即停火”的决议,理由是“其他14个成员国表达的支持立场不够彻底”。
美国的持续阻挠令这一联合国最高权力机构深感不满,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安理会“相关性与有效性”的质疑——若一个常任理事国能不断否决获得几乎全体成员国支持的提案,安理会的存在意义将大打折扣。
各方回应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迈克·沃尔兹称,安理会选择在犹太新年(罗斯哈沙纳)当天召开此次会议“令人遗憾”,并表示这一决定“将以色列排除在外”。
“这场闹剧实在令人失望,”沃尔兹在评价会议时表示,“很明显,这背后受各国国内政治驱动,而且这不仅是对哈马斯‘拒绝投降’的奖励,更成了他们‘继续扣押48名人质’的动机。”据悉,以色列方面认为,这48名人质中约20人目前仍存活。
沃尔兹表示,安理会应将重点放在“消灭哈马斯”上。他将近期停火谈判破裂归咎于“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支持行动”,而非以色列对卡塔尔境内哈马斯谈判代表发动的袭击——卡塔尔是停火谈判的关键调解方,以色列的这一袭击行为已遭到安理会多个成员国的谴责。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暗示,为应对各国“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地位”的行动,以色列可能采取单边措施,例如“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预计此类行动最早将于下周实施——此前,自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内塔尼亚胡已第四次访问美国白宫。
对美国的其他盟友(包括与以色列关系密切的国家)而言,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不满情绪显然正在加剧。
丹麦外长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在周二的会议上表示:“加沙战争必须结束。安理会作为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理应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事实上,这应该是我们至少能做到的底线。上周,安理会14个成员国已愿意支持这一立场,我们希望很快能实现15个成员国全体支持。”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