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枭龙”折翘!巴向土耳其转让战机技术获苦果!吃了哑巴亏无处说

发布日期:2025-08-18 14:10    点击次数:177

“枭龙”战机命运多舛!巴基斯坦军工技术“天女散花”引苦果!原本来自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枭龙”战机技术,却被巴基斯坦慷慨转手送给土耳其!

后经土耳其“回炉焠火”,反复“打磨”后,用巴基斯坦慷慨转让的“枭龙”战机技术和经验,研制出了“KAAN”隐身战机,从而使巴基斯坦失去了印尼的百亿订单!

两年前,巴基斯坦把自家“枭龙”战机的生产线经验,打包送给了土耳其。

据说,巴基斯坦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宝贝” 转让土耳其,心里其实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那就是,想把眼光瞄向世界,争取更多更大的市场份额,寻求以土耳其这个盟友为依靠分担成本,从而联手开拓市场,实现双赢。

谁知,土耳其的想法却与巴基斯坦背道而驰,只是把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当成提升自己军工航空技术的一个跳板和平台,就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土耳其就用巴基斯坦转让的技术,研制出属于土耳其的“KAAN”隐身战机,反手就抢走了印尼的百亿订单。

有消息显示,土耳其得到的这笔来自印尼,价值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多亿元的大单,原本是印尼用来购买巴基斯的“枭龙”战机的。

然而,由于巴基斯坦的“慷慨”和“大格局”,使土耳其后来居上的“KAAN”隐身战机被印尼所青睐,继而盯上土耳其的“KAAN”隐身战机

,从而使巴基斯坦“煮熟的鸭子飞了”,直接让巴基斯坦悔青了肠子,眼睁睁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百亿大单,一下就进入土耳其的腰包。

可让巴基斯坦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土耳其的“开胃菜”。

紧接着,沙特又紧随印尼身后,跟土耳其谈妥价值100亿美元的100架“KAAN”采购意向。

对此,有人调侃戏谑巴基斯坦:折腾了二十年攒下的家底,一下被合作伙伴掏空,眼睁睁看着别人大把数着钞票,自己却只能干瞪眼,想着就懊悔。

公开资料显示,“枭龙”战机源自中巴联合研发,2003年首飞成功,2007年正式交付巴基斯坦空军。

到2023年,巴基斯坦在卡姆拉建成了完整生产线,累计研制了150多架“枭龙”战机,年产能突破20架。

靠着便宜(单价2500万美元)和能打(击落印度苏-30的实战战绩),枭龙成了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的王牌战机,还被卖到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家。

然而,由于各种配套和维护、升级、培训等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配套跟上,这对巴基斯坦来说,困难重重,并非易事。

于是,巴基斯坦便萌生出与土耳其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市场的想法和打算。

结果,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一拍即合,皆大欢喜,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

公开资料显示, 2023年,土耳其国产五代机“KAAN”项目卡在技术瓶颈上。

当时,土耳其连四代机都没独立造过,全靠组装美国“F-16”战机积累经验。

而巴基斯坦手里正好攥着“枭龙”战机的全套生产经验和技术,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于是,双方迅速签订了合作协议:土耳其出钱,巴基斯坦出技术,在卡姆拉工厂边上建联合生产线。

此后,巴方工程师手把手教土耳其人组装测试,连“枭龙”战机的零部件供应链都向土耳其开放共享,双方就像穿了一条“裢裆裤”,不分彼此。

结果,土耳其却“移花接木”、“借梯爬楼”,原本其“KAAN”原型机至少需要7至8年才能量产,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不到两年时间就下线并实现首飞。

此时此刻,巴基斯坦这才意识到,自己二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成了土耳其这个既是对手又是盟友碾压自己的跳板。

“枭龙”生产线上的模块化组装、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和经验,全被土耳其掌握得娴熟透明,并将其用在了“KAAN”的项目上。

这让巴基斯坦多少有些后悔, 原本以为找到了合作伙伴,谁知自己却亲手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对手。

土耳其“借力打力”,从军工“小白”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四大五代机出口国,这个结果只好让巴基斯坦“干瞪眼”,打落的牙齿只好往自己肚里咽。



上一篇:军购联盟崛起,谁能主导五代机新战局
下一篇:香港“反派人物”真实面目曝光,双重身份阴谋不断,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