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国军五大王牌军长里,杨伯涛进功德林,其他四位去哪了?

发布日期:2025-09-18 17:28    点击次数:181

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杨伯涛将军,可以说创造了三项独一无二的记录。

在五大王牌军的军长中,杨伯涛是唯一一个军衔不够高的。淮海战役已经打起来了,黄维被围困在双堆集,但杨伯涛只担任第十八军的副军长。

黄维看不下去了,为了能让杨伯涛更卖力地工作,他向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请求立即正式任命杨伯涛。

据黄维在晚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在批驳杨伯涛时提到过:1948年11月29日,有关命令才正式下达,兵团副司令胡琏被免去了第十八军军长的职务,而该军的副军长杨伯涛则被任命为代理军长……

在五大王牌军长中,唯一一次自杀未遂的经历让人觉得颇为有趣。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事。

在双堆集战役中,第12兵团战败,当时的最高指挥官黄维和胡琏分别乘坐坦克逃离战场。结果,胡琏幸运地逃脱了,而黄维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坦克出了故障,最终被活捉。

杨伯涛发现自己无法突围,决定跳河自杀,然而当他真的跳入河中时,却觉得这样做不对。

那会儿正是寒冬腊月,河水冷得刺骨,杨伯涛实在受不了,就爬回了岸边。没想到刚一上岸,就碰上了解放军,结果被当场抓住了。

本文将重点探讨第三个情况,因为杨伯涛是五大杰出军长中,唯一在任期内进入功德林反思自己的。而其他四位杰出军长,不论是逃跑的还是被抓的,都没有去过功德林。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想搞清楚这一切,就得先来看看,国军五大王牌军的最后一任军长都是谁,他们的经历又是怎样的。

第一:新一军的潘裕昆

新一军最初的军长是郑洞国,接着由孙立人接任,最后一位军长是来自黄埔四期的潘裕昆。

郑洞国和杜聿明关系很好,所以他是何应钦派系的一员。

孙立人原本是国舅爷,和国民党财务大鳄宋子文关系密切。但后来蒋介石和宋子文闹翻,税警总团也被蒋介石收编,成了各派系的肥肉,被瓜分了。

孙立人成为了税警总团中唯一的战斗将领,通过孔祥熙的安排,他先到了云南,随后组建了远征军,从而发展成了新一军。也就是说,孙立人属于一个独立的小团体。然而,他带领的新一军战斗力极强,自然引起了国军高层的注意,最终被陈诚收编。

这让我们来到了新一军的最后一任军长潘裕昆的故事。他一开始是在陈诚的主力部队第54军中,后来加入了远征军系统,成为孙立人的下属。

陈诚到东北后,肯定要接手新一军。这样一来,孙立人就不在了,潘裕昆成了军长,导致新一军分裂。其中,一些精锐部队留在长春,归郑洞国指挥。一些核心将领跟随孙立人去了台湾训练,剩下的人由潘裕昆带领,后来归到了廖耀湘的第九兵团。

廖耀湘战败后,潘裕昆逃回了湖南,随后带着家人去了香港。那么,他为什么不继续带兵呢?原因很简单:一是新一军已经覆灭,二是陈诚失去了权势。前程如此黯淡,又没了靠山,他还跟着蒋介石,难道是想做替罪羊吗?

后来,卫立煌逃到了香港。这一下,潘裕昆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于是跟着卫立煌一起开公司做买卖。后来,他们一起参与了反蒋的活动。1982年,潘裕昆病逝了。因此,潘裕昆没有入功德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逃了。

潘裕昆之所以能逃走,是因为他对廖耀湘早已经失去了斗志。廖耀湘是黄埔六期的,而他只上过四期。他以为廖耀湘是王耀武那样的人物,没想到廖耀湘其实很嚣张跋扈。

廖耀湘手下那支新六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可最后却成了牺牲的炮灰。所以潘裕昆怎么可能傻到跟着廖耀湘硬拼到底呢?

第二点:李涛的新六军

新六军是由廖耀湘带出来的,廖耀湘升为兵团司令后,就把军长的位置给了自己的亲信李涛。陈诚横扫东北国军的战将时,李涛也跟着廖耀湘一起硬刚陈诚,把官司都打到了蒋介石那里。

因此,虽然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兄弟般的存在,但在陈诚到东北后,这对兄弟因为背后的支持派系不同——廖耀湘属于何应钦系,而潘裕昆则是陈诚的土木系,就开始了内部分歧,不再相互认同了。

这其实也说明了,为什么廖耀湘战败后,潘裕昆能毫无压力地逃跑,而李涛却死命跟着廖耀湘。

在逃跑的路上,廖耀湘亲眼见到李涛被水流卷走,当时他急得不顾一切地去救,但就在这时,解放军到了,廖耀湘只好无奈地放弃了救援。

廖耀湘一度以为李涛死了,但事实却是李涛不仅没死,后来竟然穿着女装被生擒了——这件事当时成了大新闻。谁能想到,堂堂王牌军新六军军长,居然是女装被擒的。

现在知道李涛被抓住了,可为啥还没送进功德林?

相比廖耀湘,李涛的态度要好得多。廖耀湘被俘后一直很不服气,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比黄维还要顽固。而李涛则表现得非常配合。

解放军非常需要人才。李涛作为远征军中的猛将,战术水平非常高,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先是留在部队担任军事教官。到了1950年,他又被调到齐齐哈尔的人民军政大学,在战术研究班任教官。像李涛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去陪廖耀湘呢?

第三点:第74军的军长是邱维达。

对邱维达,笔者之前已经说过不细说了。他在淮海战场上被粟裕生擒之后,一是态度改造得好,二是和钟期光将军关系亲密,两人是同窗同学。

邱维达被俘之后,是钟期光将军亲自写信鼓励他。因此,后来刘伯承特别看重他,指名让他去南京军事学院任教,从此他成为了“常乃超”。

第四位:第五军的军长熊笑三

第五军最初由杜聿明指挥,后来交给了邱清泉。邱清泉成为兵团司令后,熊笑三成了最后一任军长。他和杨伯涛一样,创造了三个独一无二的记录。

在历史上,熊笑三是唯一一位逃到台湾的五大军长之一。当年,他在淮海战役失利后,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多地,最后通过香港,一路水陆兼程,回到了蒋介石身边。

本以为对蒋公忠心不二的熊笑三,却没想到被蒋公冷落,甚至还受到了调查,这是为啥呢?这就得说到第二个关键点了。

第二个唯一:熊笑三是五大军长中唯一与我军关系最亲密的。邱维达和钟期光将军虽然关系很好,但只是同窗,并无亲属关系。

可熊笑三的父亲熊瑾玎是位老党员,长期在地下工作。1934年,他甚至被关进监狱,直到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时才被救出来。这就引出了他的第三个唯一。

第三个唯一:熊笑三在淮海战役前后,是唯一一个拒绝起义的人。他的父亲熊瑾玎曾专门写信给他,希望他能起义,但熊笑三收到信后并未理会,坚决不从。

逃到台湾的熊笑三,后来被原谅了吗?这事儿五五开。蒋介石虽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却把他从国防部调到了石门水库管理局当了一个小官,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很冷清了。现在不知道熊笑三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上一篇:陈钟书跪地别父母,用刺刀刻下 14 个敌寇印记
下一篇:26国联军欲入乌,普京怒吼:谁敢来就打!特朗普一句话,乌克兰恐成第二个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