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闻“汛”而动,冲锋在前!从化退役军人全力支援防汛救灾

发布日期:2025-08-10 22:56    点击次数:124

暴雨如注,从化区的街道已经变成了一条条湍急的河流。

卢为俊踩着齐膝深的积水,每一步都像在跟洪水拔河。

这位莲麻村的"兵支书"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冲着身后的队员喊:"兄弟们,咱们今天这场'武装泅渡'可比当年训练带劲多了!"

安山河的水位涨得比股市还快,路国忠踹开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时,屋里的水已经漫到了炕沿。80岁的白爷爷像个落汤鸡似的缩在床头,手里死死抓着个旧柜子。"俺这老腿...拖累大伙儿了..."老人家的声音打着颤。路国忠二话不说就蹚了过去,冰凉的洪水瞬间灌进他的胶鞋里,冻得他直咧嘴:"老爷子,您这屋要是再泡会儿,都能养鱼了!"

他一个弯腰就把老人抄了起来,动作利索得像是当年在部队扛沙袋。刚迈出门槛,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半截房梁直接拍进了水里,溅起的泥点子糊了两人一身。白爷爷趴在他背上直念叨:"孩儿啊,你比俺家那头老黄牛还稳当。"路国忠乐了:"您老抓紧喽,咱这'人肉救护车'保证不颠簸!"

山下村的王建军正带着几个小伙子跟淤泥较劲。这儿的泥浆厚得能种水稻,一铁锹下去就跟挖年糕似的黏糊。新来的小李累得直喘粗气,王建军一巴掌拍在他后背上:"喘啥?跟跑400米障碍一个理儿——憋住这口气就过去了!"他自己虎口都裂了道口子,血丝混着泥水往下淌,愣是没吭一声。

镇上的郑强已经三天没合眼了,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媳妇打电话来骂街:"你要修仙啊?要不要给你供个长生牌位?"他对着手机直乐:"哪能啊,就是...这防汛跟打仗似的,咱当兵的哪有临阵脱逃的道理?"说着又灌了口浓茶,那味道苦得他整张脸都皱成了包子褶。

桂峰村的陈福财正带着人挨家挨户"敲门",活像个送快递的。只不过他送的"包裹"是防汛知识:"大娘,您家电闸得拉喽,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老张头,您家后院那堆柴火得挪挪,回头泡发了够烧三年!"有个老太太硬塞给他两个煮鸡蛋,烫得他直倒手:"趁热吃,看你们这些娃造的..."

雨幕里,这些退役军人的身影格外扎眼。他们搬沙袋的架势像是在举重,蹚水的姿势活像在竞走,就连擦汗的动作都带着股训练场上的利落劲儿。有个小孩趴在二楼窗户上喊:"兵叔叔加油!"路国忠抬头冲他比了个大拇指,结果脚下一滑,差点表演了个"水上芭蕾",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这些老兵们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救灾时的每个动作都带着部队里练就的肌肉记忆。扛人时下意识护住后颈的姿势,是当年练擒拿留下的习惯;踩着淤泥还能健步如飞的本事,是野外拉练攒下的经验;就连熬夜值班时挺直的腰板,都还保持着站军姿的范儿。

安置点里,白爷爷捧着碗热粥直咂嘴:"这米熬得真烂糊,比俺家高压锅压的还软和。"路国忠蹲在旁边啃馒头,闻言差点噎着:"老爷子,您这嘴可真刁,要不改天教教我们炊事班?"周围顿时笑成一片,连窗外的暴雨声都被盖了过去。

从化的雨还在下,但这些穿着便装的"运动员"们,硬是把抗洪抢险变成了另类的"铁人三项"。没有奖牌,没有掌声,有的只是泥浆裹满裤腿时那句"再来一锹",是深夜里互相推让的那杯浓茶,是老百姓塞过来的那枚还带着体温的鸡蛋。这些老兵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了一件事:军装可以脱,但兵魂永远都在。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五菱缤果S上路,停车场惊现钥匙划痕,车主淡定回应!
下一篇:益阳强夯施工